您现在的位置: Mg > Mg性能 > 正文 > 正文

初中溶解度基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2/13 9:06:41
溶解度

知识点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注意事项。

(1)必须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因为在温度改变或溶剂量改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2)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就某一种或某几种溶质而言的,也就是说当加入其他溶质时溶液还能继续再溶解该溶质。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结合下图来记忆:

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

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液中的溶质,如果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证明原溶液在该温度下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溶质继续溶解,证明原溶液在该温度下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

(2)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知识点二:结晶

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结晶的两种方法

(1)冷却热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的过程。一般是指把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使其析出晶体的过程。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就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结晶)

(2)蒸发溶剂: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

(1)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

(2)主要过程:

不管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还是蒸发溶剂结晶,都属于物理变化。

知识点三: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定义的四要素

(1)条件:一定温度。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g溶剂。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溶剂的质量为g,非溶液的质量。

(3)状态: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多溶解的质量。

(4)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知识点四:气体的溶解度

①定义:该气体的压强为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归纳总结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1.判断溶液饱和的两要素

(1)温度必须保持不变;

(2)A物质的溶液不再溶解A物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大多数情况下,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1、溶液中的氢氧化钙

①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③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④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也可以加入CaO并冷却。

⑤氢氧化钙不是晶体,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结晶分离混合物时,要提纯哪种物质就用物质适用的方法结晶。

溶解度的四要素:

①温度;

②指明溶剂的量(g);

③指明是饱和状态;

④指明单位是g。

1.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

A.加水B.升高温度C.加入NaClD.倒出部分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NaCl、NaOH溶于水均会放出热量

D.将少量的碘放入汽油中,搅拌,可得到碘的汽油溶液

4.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下列物质,立即出现浑浊的是()

A.食盐B.硝酸铵固体C.冰D.氢氧化钠固体

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

B.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

C.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

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

6.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加水B.搅拌C.加硝酸钾D.升温

7.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8.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I),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D.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9.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10.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B.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

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

1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1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gX的饱和溶液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16.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

C

A、加水,能溶解更多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加NaCl固体,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故选项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

2.

D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可以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饱和溶液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但是溶剂不只有水,如碘酒,溶剂是酒精,符合题意。

故选D。

3.

D

A、由于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错误;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故错误;

C、NaCl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NaOH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故错误;

D、将少量碘放入汽油中,搅拌,可以得到碘的汽油溶液,前边是溶质,后面是溶剂,故正确。

故选D。

4.

D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钙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A不正确;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B不正确;

C、冰溶于水温度升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变混浊,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饱和石灰水变混浊,故D正确。故选D。

5.

B

A、盐酸具有挥发性,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不能得到HCl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析出,可得硝酸钾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NaCl的近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得到的仍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得到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

D

A、加水不能改变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B、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与溶解度无关,不符合题意;

C、加硝酸钾不能改变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D。

7.

C

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项A正确;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小于63.9%,选项B正确;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

8.

A

A、10mL水合10g水,10℃时,根据曲线b,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0g,10g水溶解该物质的最大质量大于3g,此时该物质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10g水最多可以溶解甲、乙均为4g>3g,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根据图1,10℃时,甲物质未全部溶解,可知此时甲溶解度小于乙,观察曲线a、b,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说法正确;D、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说法正确;故选A。

9.

B

A、由图甲可知,t2℃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60g,而烧杯②中在t2℃时,g水中溶解了60gR,所以R是KNO3,故A选项错误;B、由图甲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g。t1℃时,g水中加入60gKNO3得到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而烧杯③中的溶液是t1℃时KNO3的饱和溶液,所以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B选项正确;C、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可以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选项错误;D、由图甲可知,t2℃时,KNO3的溶解度为60g,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烧杯①、②、③中,烧杯②、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0.

B

A、从溶解度曲线图知道,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B、44℃时,Na2CO3的溶解度是50g,则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符合题意;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适合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不符合题意;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碳酸钠的溶解度在40℃以下是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因为冬天温度低,所以降低温度能够得到碳酸钠的晶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C

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20g×5%=1g,故选项错误;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

故选项错误;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水会不断蒸发,当溶液饱和后,水继续减少,氯化钠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故选项正确;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导致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会大于5%,故选项错误。故选C。

12.

B

A、由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5g,属于可溶物,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甲>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40℃时,溶解度:甲=乙,故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溶质质量:甲=乙,故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溶液的质量:乙>甲,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60℃时,乙的溶解度是25g,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将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g×20%=(g+x)5%,x=g,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

C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此选项错误;B、1℃时,丙的溶解度为20g,20g丙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充分搅拌得到10g+50g=60g溶液,此选项错误;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获得晶体,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此选项正确;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该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甲的溶解度大于t2℃丙的溶解度,故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此选项错误。故选C。

14.

B

A、由图可知,T2℃时,Y的溶解度为50g,不能说Y的溶解度是50g,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T2℃时,X的溶解度是50g,即该温度下,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X,故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只能溶解25gX,得到溶液的质量是75g,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C

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底部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C、t1℃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仍为20%,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剩余5g乙未溶解,选项正确,故选C。

16.

(1)甲(2)饱和溶液(3)乙(4)

(1)由图可知,随着蒸发溶剂的质量增加,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直增加,说明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蒸发一段时间后,乙才析出晶体,说明乙是不饱和溶液,故填: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有晶体析出,说明是饱和溶液;

(3)由图可知,乙析出晶体的质量随蒸发溶剂的质量变化幅度更大,说明蒸发相同质量的溶剂,乙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故乙的溶解度大;

(4)由图可知,蒸发溶剂的质量是mg时,析出甲晶体的质量是ng,说明该温度下,mg水中最多能溶解ng甲物质,故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gadw.com/Mgcarxn/1205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Mg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